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办学特色
2007-04-28 招生办

学院秉承北京科技大学半个多世纪形成的“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立足天津“大发展”的时代背景,发挥北京科技大学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办学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学科为依托,以社会大量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经济建设和市场发展的需求设置培养模块。立足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创新实践精神的培养,强化文化知识和企业实践能力的渗透和交叉,形成天津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

 

一、优秀的师资队伍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北京科技大学对天津学院进行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建立一支以本部知名学者为骨干、各学科教师梯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领导班子、中层管理干部及各系主任均由北京科技大学任命派出。学院主体课程的主讲教师的85%以上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校本部,均为本部知名的教授、副教授或博士。学院专门成立了教学工作委员会,由全国教学名师余永宁教授任主任,多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科大教学标兵及各系主任为委员,领导学院教学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工作。学院从校本部及其他重点大学招收了优秀的本科、硕士毕业生担任各专业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

 

二、完善的硬件设施确保高水平教学培养工作的开展。

学院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院拥有学生活动中心、多个标准的体育场馆和游泳馆,建设了8个学生机房和电子阅览室、48个多媒体教室,装备了10个语音室、电工电子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学院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报刊、电子资料、拥有先进的各类期刊和文献的查询系统。学生公寓4人一间,每间寝室配有独立的卫生间、淋浴设备、电话及网络接口,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     立足社会需求,依托北京科技大学优势学科,建立科学的专业体系。

学院积极掌握市场未来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上将北京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和市场需求相结合。05年学院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会计学、法学、英语专业,06年,学院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结合本部学科优势和社会需求,增设了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工业工程、土木工程5个专业。07年,学院依托国内外闻名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师资力量,新增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专业培养上一直坚持设置学院教学实力雄厚、市场需求强烈、考生兴趣浓厚的热门专业并对专业培养方向和课程内容按社会需求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四、以“学生为本”,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保障学生成才。

学院在高考录取中,原则上按照考生要求的第一专业录取,在录取中即使未能按第一专业录取的,入学后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提出转换专业的申请,在人才培养上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第一专业志愿报考的要求。学院在培养方式上采取学分管理的制度,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及研究方向的权利,学生可以选择课程范围和层次,学校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发展意愿,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更为主动的教学和培养。

 

五、细化培养过程、坚持“一专多能、通识教育”,注重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贯彻“211”的模式,即“2+1+1”的方式,分阶段有重点的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开展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教育,夯实基础,扩大视野,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资格认证的基础培训,加强国家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认证,物流师资格认证等教学培训和考核,增强学生职业转换能力,体现本科教育要求。大学三年级按专业培养方向,结合市场需求,灵活设置教学模块和实践锻炼,强化各专业的资格认证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学生情况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考研基础课程的准备。大学四年级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扩大与企业的接触,增加实习锻炼机会,做好知识的学习储备与预就业实习的结合。对部分学习基础较好和有志继续深造的学生开设考研辅导班,组织校本部教育专家进行考研专项辅导,保证分数过线后校本部优先录取。

 

六、加强国际交流、培养国际化人才。

学院充分利用校本部的学术和科研优势,坚持与国内外优秀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注重汲取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定期邀请各领域专家举办知识讲座,进行学术交流,组织校本部优秀学生与天津学院学生的交流和座谈。目前,学院与德国斯图加特应用技术大学、加拿大圣玛丽大学等将开展学分互认、学生双向交流和合作办学新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七、创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

学院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学院注重学生科技实践能力的培养,组建学院代表队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智能汽车大赛。团委组织开展涉及思想教育、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多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学院设有学生艺术教育中心,下设舞蹈团、合唱团、管乐团、民乐团、戏剧社等多个演出团体。举办各类文化节,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注重对学生参与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的能力培养,为学生的多方面成才搭建广阔的舞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八、就业指导贯穿始终,保障人才“出口”畅通。

学院设有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由专职教师负责跟踪了解全国各相关行业人才需求动态,按照行业需求带动教学培养方向。充分发挥与企业合作的优势,以知名企业为依托,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和创业基地,强化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和教育,与本部及京津高校形成就业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