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手册
2015-05-11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手册

第一章  概述

根据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人才培养是学院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院的生命线,教学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院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采用各种措施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学质量工作落到实处。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正是落实这一精神的重要环节。

第一节  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定位

一、体制

学院设立的“教育教学督导组”, 是学院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评价和研究的咨询性专家组织,是非行政机构、非执行机构,是学院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部分。“督导组”直接向主管教学院长负责,并由教务处和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积极支持和配合工作。设专门的办公室,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有专门的办公经费。

二、职能

教学督导工作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工作的过程和绩效进行调查研究、测量分析及评定,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工作督导,教学活动督导,教师教学质量督导,学生学习质量督导。

督导组的基本职能为:

1.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监督;

2.教学工作运行情况适时检查;

3.教学工作目标和质量评估;

4.为教学工作决策、指挥、改革、创新提供咨询;

5.对教学工作人员和工作过程提供指导。

第二节  督导员的选聘

督导员由院长聘任。督导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2.长期从事本科教学工作或教学管理工作,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

3. 熟悉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

4. 视野开阔,思想敏锐、注重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热衷学院教学改革发展;

5. 能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办事公道,敢说真话;

6.一般具有教授职称,并在教学、科研方面有一定声望,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

7.督导员的学科专业应尽可能考虑能涵盖学院的各学科门类。

第三节  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

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为:

1.参与检查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有关教学工作各项决定制定和贯彻执行的情况;

2.深入课堂听课,掌握课堂教学情况,监督检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进度、教学纪律和教风、学风方面的情况;

3.监督检查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的情况;

4.监督检查各教学单位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5.关注各教学环节的成绩考核评定办法和结果;

6.参加考场的巡视,监督检查考场纪律;抽查考卷和考试分析;

7.参加学院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等教学检查工作;

8.参与学院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师培养等各项工作的立项、评审、验收活动;

9.与各系教学系部协作、配合、沟通;

10.接受学院领导和有关部门委托的一些教学方面的专题调查研究和评价工作。

工作重点是对教学质量影响很大的基础课程和教学环节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对各系的教学管理、新专业和新开课等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价,促进青年教师培养,促进对本科教育有全局性影响的规章制度的完善和建设工作,对学院教学改革和管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提供咨询。

第四节  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原则

1.准确定位,明确认识其非行政、非执行机构的性质,把督导的任务更多地落实在弥补管理上的某些不足,在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起积极的参谋、咨询作用;

2.以导为主,督导并重;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工作为目标;

3.充分肯定成绩,大力弘扬先进,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4.强调督导组的考察、调查研究、咨询、建议的职能,在学院中起参谋和智囊团的作用。

5.注意在工作中摆正心态,充分尊重被督导对象,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以诚相待,与人为善。尤其对年青教师不是用批评、指责的态度,而是和蔼地、热情地去帮助;

6.为保证督导工作的高水平,督导员要重视加强学习,跟踪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向,主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保持教育教学观念的先进性。

第五节  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制度和工作方法

1.教育教学督员导列席系主任会议,交流信息,学习、讨论和研究教育教学工作;

2.教育教学督导组要做好信息的反馈、沟通和发布工作,将了解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学院领导、有关部门和学院反映;不定期编印“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简报”;

3.每学期都要制定工作计划,学期末要有工作小结;

4.督导员工作要分工负责和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作用;要注意有点有面、点面结合;要做到常规工作与专题调研有序展开;

5.为提高督导工作的效果,一定要重视督导工作的制度化建设,要及时梳理督导的自身工作,归纳总结经验,形成规范文件和工作程序,为督导工作的延续提供材料;

6.积极开展对外学习和交流,借鉴兄弟学院的先进督导工作经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进督导工作。

第二章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所占教学时间最多、牵涉的教师面最广、最基础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本科教学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听课是督导组在每个学期检查教学情况的日常中心工作和基本的工作形式。通过听课不但了解教风情况,也了解学风情况(包括缺勤、迟到、认真听讲程度等)和教学条件(包括多媒体设备、座椅、铃声等)的情况,还可以了解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状况。每学期每位督导员听课次数在30次左右。

第一节  听课的类型

听课分以下几种类型:

1. 按听课时期分为

① 开学第一堂课;② 新生第一堂课;③ 平时常规听课。

2.按课程性质分为

① 基础理论课;② 专业课;③ 外语课;④双语课;⑤ 体育课。

3.按听课对象分为

① 学院推荐课;② 参加评比课;③ 新教师课;④ 随机选择课。

4.按听课目的分为

① 听分工负责的学院开设的课程;② 有目的开展调研而集中安排听某个学院的课程或某类课程;③跟踪听课。

第二节  不同类型课程的关注重点

一、每学期的第一堂课

是每位督导员必须听查的课堂。除进行一般的听课评价外,还要着重检查从教学环境到教师、学生各个方面是否进入正常的教学状态。包括:

1.教室条件检查 :

(1)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是否正常;

(2)是否有铃声;

(3)粉笔、粉擦是否备齐;

(4)桌椅是否有破损,数量是否足够;

(5)环境卫生是否良好等。

2.教师准备情况:

(1)是否提前进教室做好各种教学准备,是否按时开始上课;

(2)作为第一堂绪论课,是否讲述了课程主要内容, 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与目的, 学习方法与要求等;

(3)是否有相应的教材,教材是否到手。

3.学生进入状态情况:

(1)是否准时返院上课,检查出勤率情况;

(2)听课注意力是否集中。

二、新生的第一堂课

是新学年必听的另一种第一堂课。新生从中学到大学在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上的不同,都将面临着质的转变。担任第一堂课的教师有责任在课前花费一定的时间对新生进行大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等,同时让新生在入学开始就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因此,第一堂课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通过听新生的第一堂课,了解教师是否在学习方法上起到指导作用,是否要求学生记笔记,了解新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情况。

三、常规听课

通过平时常规听课,全面了解每学期的教学情况。通过填写统计听课记录表及时发现和反映存在的问题。

对专业课注意:是否运用基础理论分析解决专业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否能结合科研成果,介绍专业学科的前沿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成果。

第三节  听课的评价指标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的表格中的主要内容是按照教育部专家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编制的。针对我院的定位和质量控制重点,适当增加了反映教学情况与教学条件等的项目。

在评价体系中选取了10项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来评价教师讲课的优劣:

1.教师的敬业精神(指标1、2)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

(1) 热爱教学事业,对教学认真、投入,有激情,有感染力;

(2) 尊重学生,教态亲切,注重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影响;

(3) 治学严谨,“科学育人”。

2.教学内容(指标4、5、6、7)

(1) 讲解科学、准确;

(2) 内容充实,信息量大;

(3) 掌握娴熟,运用自如;

(4) 尽可能接近学科前沿(特别是专业课)。

3.教学方法(指标3、4)

对教学方法最基础性的要求是:

(1) 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2) 启发式,互动式(摒弃注入式)。

4.新的教学理念进课堂(指标8、9)

(1) 充分体现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注意调动、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主思维,倡导师生互动);

(2) 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3) 提倡研究型教学模式。

5.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指标10)

(1) 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和效果(要更强调后者!);

(2) 网络教学平台;

(3) 传统手段(粉笔板书)的配合;

(4) 其他教学媒体。

第四节  听课类型的选择

每学期的听课督导除随机抽查听评所联系系部开出的课程外,还有几种类型的课要列入听课计划。

一、各系部的推荐课

各系部在每学期初推荐1~2门课程让督导去听。系部所推荐的课程(主讲教师)应有一定的目的:例如,为建设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创造条件;为新教师的培养提高;对问题较多的课程帮助寻找症结所在等等。对这类课程,要注意与系部沟通,以便有的放矢地听课。

二、新开课教师的课程

根据每学期的开课表,注意新教师开的课,要重点安排去听课。对新教师在教学法、教学基本功的提高方面给予帮助。

三、专题听课

督导组在每学期制订工作计划时,可以确定对某个系部或某类课程集中进行调研,安排全体督导参加,以便增加调研样本,做出更为客观、全面的调研报告。

第五节  听课结果的汇总

1.各种听课的结果要进行汇总、分析,写出总结并刊发在《督导简报》上。

2.对每学期的第一堂课的听课,要及时写出情况简报,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反映处理。

3.对期中教学检查的所有听课情况,要汇总分析,向各系部和学院反馈、汇报。

4.对专题听课,在汇总结果后单独写出调研报告,与相关系部交换看法。

5.对每学期的全部听课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将信息反馈给相关系部和教师本人。

第三章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促进学生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独立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和独创精神、严谨学风的极其重要的基本教学环节,是教学督导工作又一个主要的关注点。我院的实验教学涉及理、工、精、管、文、法等各类学科,大体上分为公共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两大块,本要点主要针对理、工类学科制定,其他类可参照。

第一节  对“实验教学”的主要关注点

一、教学的规范化状况

教学大纲,教材,主要教学环节(预习、操作及其指导、实验报告及批阅、考核等),设备状况,实验开出率,开放程度,教学日志,教学环境和秩序等。

二、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的培养及学风状况

1.设备配备状况(例如有些实验能否按要求做到 “一人一套”);

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训练;

3.相关教学要求与措施(独立操作、独立处理故障、独立分析结果……);

4.学风状况(认真程度、科学精神、数据记录与处理的规范和科学性、是否有抄袭、伪造数据现象等等);

5.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与评价。

三、教师的指导

1.责任心和实验准备的到位;

2.对学生严格要求,培育严谨学风;

3.立足于调动学生自主思维和独立动手的启发式指导;

如: 教师的讲解是否简明,适度;在故障的分析及排除时对学生的调动;实验报告是否要求有独立的分析与见解;是否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问题和不足

特别注意考查实验教学的教学改革力度,先进教学理念的到位,各级领导对实验教学的关注和指导等等。

第二节  考查方式

一、现场考查

使用:“实验课现场调查表”。

二、调查

1.基础实验课 使用:“公共基础实验课调查表”;

2.专业实验课 使用:“专业实验课开出情况调查表”;

第四章  考试与成绩评定

第一节  抽样调查内容

抽样调查包括命题、试卷组织印刷、考试、阅卷和成绩评定等内容。

调查在整个考试与成绩评定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方式,各个阶段调查项目有相互重叠交错,便于提高一些调查项目的抽样覆盖率。

第二节  调查方式、项目与文档记录

一、非集中考试

1.调查方式与文档记录

(1)非集中考试采取考试现场调查方式;

(2)调查结果填写 “非集中考试情况调查表”。

2.调查项目与内容

(1)考试课程一般情况

课程一般情况包括系部名称、专业班级、考试科目、课程性质、课程结束周次、考试周次、任课教师主考教师等情况。

(2)考试方式

① 开卷或闭卷或二者结合;

② 成绩的构成成分与比率。

(3)试卷情况

① 是否A、B卷;

② 试卷是否经过审批;

③ 是否正规印刷与印刷质量情况;

④ 试题有无错误;

⑤ 有无标准答案;

⑥ 有无评分标准;

(4)考场条件

① 是否安排监考人员;

② 座位情况;

③ 是否另外借用适合作为考场的教室。

(5)考场情况

① 清场情况;

② 考试纪律状况;

③ 交卷秩序情况;

④ 违纪及处理情况。

二、期末集中考试

1.调查方式与文档记录

(1)期末集中考试采取考试现场调查方式;

(2)调查结果填写 “期末考试督导组考场抽查记录表”。

2.调查项目与内容

(1)考试课程一般情况:专业、班级、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和地点等情况。

(2)监考人员的工作

① 主考教师与监考人员出勤情况;

② 考试证件的检查情况;

③ 清场情况;

④ 草稿纸回收情况;

⑤ 规章制度的执行。

(3)考场安排

① 教室大小;

② 监考人员人数;

③ 座位间隔;

④ 考试环境等情况。

(4)试卷情况

① 是否有A、B卷;

② 试题错误情况;

③ 试卷印刷情况。

(5)考场情况

① 交卷是否过早;

② 收卷方式与收卷秩序状况;

③ 重修生安排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情况。

6.考场纪律

三、试卷抽查

1.调查方式与文档记录

(1)试卷抽查是在阅卷并评定成绩之后,采取指定课程指定班级的试卷抽样检查方式;

(2)检查结果填写 “期末考试试卷抽查情况记录”。

2.调查项目与内容

(1)课程情况:课程名称、任课系部、专业班级、考试科目、课程性质、考试学期、任课教师和课程负责人等情况。

(2)考试方式

① 开卷或闭卷或二者结合;

② 成绩的构成成分与比率。

(3)试卷情况

① 试卷是否经过审批;

② 试卷是否正规印刷;

③ 有无标准答案;

④ 有无评分标准;

⑤ 是否有A、B卷;

⑥ 是否有综合性试题。

(4)阅卷与成绩评定

① 是否流水阅卷;

② 有无专人审核;

③ 平时成绩是否预先评定;

④ 平时成绩是否与考试成绩相关;

⑤ 各档次成绩比率;

⑥ 有无试卷分析;

⑦ 成绩分布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⑧ 最终成绩是否有修改及修改前后的不及格率情况;

⑨ 总体评价:

A 考题的难易程度;

B评分的严格程度;

C考试的规范程度。

四、考试分析

1.方式与文档记录

(1)试卷抽查是在阅卷并评定成绩之后,采取指定课程的考试分析表进行抽样检查的方式。

(2)检查结果以学院为单位填写表 “课程考试分析工作情况调查表”。

2.调查项目与内容

(1)课程情况

① 该系部考试课程门数

A 集中考试课程门数;

B 非集中考试课程门数。

② 进行考试分析的课程

A 进行考试分析的集中考试课程门数及占集中考试课程总门数的比率;

B 进行考试分析的非集中考试课程门数及占非集中考试课程总门数的比率。

(2)考试分析工作情况

① 系部对考试分析有无要求;

② 考试分析要求是否规范;

③ 考试分析情况有无检查考核;

④ 考试分析结论有无反馈利用。

(3) 考试分析主要内容

① 成绩分布统计和分析;

② 统计每题的得分率;

③ 试题难度和考试信度分析;

④ 由考试情况看教学中的问题;

⑤ 提出改革课程教学的建议;

⑥ 考教是否分离;

⑦ 平时成绩按一定要求记入;

⑧ 相应教学负责人认真审查试题。

(4)评价、意见与建议(抽查课程考试分析情况)

① 抽查课程门数及其中考试分析为优良的比率;

② 对该系部抽查的总体评价;

③ 对系部考试分析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④ 其它意见与建议。

五、平时成绩评定

1.调查方式与文档记录

课程平时成绩情况调查采取教师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填写“课程平时成绩情况调查表(教师用)”。

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检查在试卷抽查同时进行,检查结果填写 “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检查记录表”。

2.调查项目与内容

(1)课程一般情况包括系部名称、专业班级、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计划学时和任课教师等情况。

(2)平时成绩评定依据与标准 出勤、习题、实验、小测验、报告、提问等方式中的哪些方式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各种
方式在平时成绩中各占多少比率;依据标准是否事先向学生明示。

(3)评定方式

① 考勤方式:采取抽点名或其它方式检查出勤;

② 习题的批改方法:全部批改或是每次批改1/2或1/3;

③ 习题评分标准:根据按时交作业或完成情况或其它方式进行评分;

④ 实验的评分:根据是否进行实验或是否交报告或是实验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⑤ 评分等级;

⑥ 成绩给出时间:在考试前还是考试后给出平时成绩。

(4)平时成绩有无记录,记录是否完整。

(5)平时成绩与考试及总成绩关系

① 考试资格与平时成绩是否有关;

② 考核成绩中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的分配比率。

第五章  结业

第一节  检查毕业设计(论文)目的和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学院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评估学院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因此,督导组应认真检查我院各系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情况。
检查的目的是促进系领导、教师和相关人员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视,努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及管理工作质量;按各学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总结管理经验。

重点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检查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本学期第5周至第10周;

第二阶段:本学期第13周至第15周。

第二节  第一阶段检查的内容和工作方式

一、检查内容:

1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资格;外聘指导教师手续;指导人数;

2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一人一题;多届题目不能雷同;

3 毕业实习:实习内容与选题一致;地点;实习报告和评定;

4 任务书:填写规范;要求明确;参考文献(外文二篇);指导教师签字;领导签字;日期;

5 开题报告:符合规范要求;内容与选题相符;课题应作的实验、研究内容明确;文中注明参考文献;开题报告在一定范围内交流;指导教师评语和签字;

6 周记:符合规范要求;每周工作记录;指导教师及时查阅;指导教师签字;日期;

7 毕业设计(论文)场所,物质条件:设计教室;实验室;实验设备配备情况;

8 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全系结业进展;教师投入;学生投入;结业过程管理和监控;

二、工作方式:

1. 抽查“任务书”,“周记”,“开题报告”等有关材料,听取有关系的介绍;

2. 在各系召开学生座谈会和指导教师座谈会;

检查后填写“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调查表”和“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记录表”。

第三节  第二阶段检查内容和工作方式

一、检查毕业设计(论文)书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 论文质量:题目与内容相符;工作量适当;实验(计算)方法正确;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图(表)题、坐标、单位;创新点;文献标注;外文翻译数量与质量(与论文内容相符);论述正确;结论恰当;

2. 表观规范:装订次序;篇幅;标题顺序;文献目录;致谢;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及领导签字;

3. 审阅:指导教师评语;评阅人评语;成绩;签字;

二、参加各系1~2次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院级答辩

1. 答辩过程:答辩组成员;学生报告(口头、使用ppt);教师提问;学生答辩;答辩成绩评定 ;

2. 答辩组织:答辩场所;布置;氛围;

3. 抽阅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查要点与(一)项相同。

4. 参加院级优秀论文的评阅。评阅要点除与(一)项相同外,注意创新点。

三、工作方式

1. 抽阅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听取系里的介绍;

2. 参加答辩,召开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

3. 重点毕业设计(论文)分析。

检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纪录表”。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后,要认真总结分析,写出××年度设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情况简报。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纪录表;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纪录表。

“实习”环节是学生在院期间接触生产、接触实际、接触社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院学生的实习涵盖了理、工、经、管、文、法各学科专业;每学期一般集中安排一至两次(一般习惯沿用名称为“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实习场所有:(1)院内实习基地:如金工实习、计算机应用;(2)院外实习基地;实习形式多为“集中实习”(经、文、管类少数专业为“分散安排”)。督导工作主要关注的是集中实习状况。使其规范化。

一、对“实习”工作的主要关注点:

1.学院对“实习”的基本要求是否落实:

(1)实习时间是否保证;

(2)实习大纲的制定;

(3)学生使用的教学参考资料;

(4)带队指导教师的落实(特别要关注是否提前下现场的准备工作);

(5)学生状况(出勤、纪律、安全、实习日记和报告的完成、精神面貌等);

(6)实习成绩的考核是否规范;

(7)完成实习总结。

2.实习大纲的内容和落实;

3.纪律安全及厂院关系状况;

4.实习效果;

5.检查实习报告;

6.检查实习考核环节(考核方式、成绩评定……)。

二、考察方式

1.现场考察;

2.座谈会;

3.调查表。

(1)“院内实习基地”调查表   

(2)暑假实习现场调查提纲 

(3)院外实习调查表  

4.抽查实习报告和实习考核环节。

二〇一三年五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