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赴天开园举办优秀项目团队经验分享沙龙活动

时间:2025-04-11 点击数:

图片
图片

创想新程

共建非凡





为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升项目实践能力,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创业指导中心于2025年4月9日在天开高教科创园成功举办“创新创业·智领未来”优秀项目经验分享沙龙。活动吸引了全校30名对创新创业充满热情的学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为青年学子搭建了与国奖团队深度对话的平台。




图片


图片

嘉宾分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国芯智行团队:技术驱动解决社会痛点

团队负责人以“基于华为云IoT的无人水质监测船”项目为例,深入剖析挖掘社会需求的过程:从国家对水环境治理的重视、传统水质检测行业需大量人力且检测范围小、检测信息单一、依赖进口高价设备等痛点出发,借助华为云IoT技术优势,构建智能化的农田水域监测解决方案。

成员着重强调,跨专业协作是技术成功落地的核心要素。团队中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环境科学等多元专业背景的成员,通过“技术难题拆解 - 各模块专项攻关 - 系统整合优化”的模式,成功突破研发过程中的重重瓶颈。比如在硬件系统研发上,团队基于国产芯片CH52V307进行创新,经过50 + 次打板设计、100 + 次电路改进、200 + 次上电测试,使硬件成本降低95%,无人船成本降低90% ;在软件算法方面,实现EMQX服务器管理优化设计,将并发用户数提升2倍,还基于LTM模型改进贪心算法规划多点采集最短路径,大幅降低代码复杂度,提高运行效率55% 。成员们还分享了在华为云平台进行设备调试、算法迭代优化过程中的诸多实战经验与应对策略。

图片



印绘中国团队: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

该团队从非遗年画在现代社会面临的传承困境入手,提出“IP化 + 数字化 + 场景化”创新发展路径:通过提炼年画视觉符号设计文创,开发aigc的传统年画小程序增强用户体验感,并联合乡村文旅打造沉浸式工坊。团队中设计、传播、非遗研究等专业的成员,分享了在项目推进中如何平衡文化内核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强调“用户调研 - 快速原型 - 迭代反馈”的创意打磨方法。本次沙龙以“真实案例”为镜,为天院学子提供了从0到1的创新创业方法论,彰显了“学科交叉、服务社会”的双创教育理念。未来,学院将持续链接优质项目资源,打造“课程培育 - 竞赛练兵 - 实践转化”的全链条双创生态,助力更多学子在创新征程中破浪前行。

本次沙龙以“真实案例”为镜,为天院学子提供了从0到1的创新创业方法论,彰显了“学科交叉、服务社会”的双创教育理念。未来,学院将持续链接优质项目资源,打造“课程培育-竞赛练兵-实践转化”的全链条双创生态,助力更多学子在创新征程中破浪前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末尾,创业指导中心的昝峰刚老师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昝老师首先对两个分享团队的精彩内容予以高度肯定,强调这些实战经验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财富。他指出,无论是国芯智行团队凭借技术创新攻克社会难题,还是印绘中国团队借助创意融合推动非遗传承,都充分展现了“学科交叉、服务社会”理念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强大生命力。同时,昝老师鼓励现场同学将今日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浪潮。他还透露学院未来会不断完善“课程培育-竞赛练兵-实践转化”全链条双创生态,为同学们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与资源支持,助力大家实现创新创业梦想 。

图片
图片
图片


— END —

图片



图文排版 | 宋泽晖


 负责主编 | 张娅婧 


指导老师 | 昝锋刚



图片

地址: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珠江北环东路1号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京ICP备13030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