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数字人]团队简介

时间:2025-05-27 点击数:


一、团队基本信息

1.团队名称:MOY项目团队

2.项目名称:灵动数字人—多场景应用型AI数字人开发平台

3.所属领域:人工智能、数字人技术、多模态交互

4.项目概述:聚焦AI数字人多场景应用开发,致力于突破数字人动态表情生成、语言情感识别及多模态交互瓶颈,构建轻量化3D建模及智能驱动框架。通过Transformer+神经渲染引擎实现技术创新,赋能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提供虚拟讲师、AI医疗助手及文化IP数字人等解决方案,推动产业化数字化升级与元宇宙生态发展。

 

1 灵动数字人

二、团队成员

1.郑宇:团队负责人,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3级学生。

2.杨亮:团队成员,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专业22级学生。

3.占明震:团队成员,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3级学生.

4.梁家辉:团队成员,智能制造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2级学生。

5.邓倩雯:团队成员,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3级学生。

三、项目经历

1.2024年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天津赛区选拔赛)

参赛作品《灵动AI—多功能AIGC智能平台获二等奖,验证AI在文本创作、图像生成领域的技术突破。

2.“中银杯”第十一届天津青年创青春大赛

参赛作品《灵动AI—多功能AIGC智能平台》获银奖,展现项目商业化潜力与社会服务价值。

3.2024年中软卓越杯技术大赛“大模型行业应用创新挑战赛”

参赛作品《智能AI医疗助手》获优秀奖,通过整合医疗健康大模型于多渠道交互技术,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精准医疗咨询及多角色服务管理。

4.第十八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参赛作品《悦AI—多功能AIGC智能平台》,提出分层生成技术降低算力58%,EdgeAI框架实现终端500ms低延迟部署,构建动态伦理审查数字水印10维评估体系。

5.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申报作品《智耕入秧—对于传统入秧方式的改进外设系统》市级立项,旨在通过模块化设计在现有插秧机上增加独立入秧系统模块,实现秧苗自动定位、分离与输送,以提高水稻种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四、项目特色

1.技术优势

1)轻量化3D建模:采用动态网格优化技术,模型面数减少40%,渲染效率提升3倍,适配移动端及轻量化设备部署。

2)多模态交互引擎:融合语音识别、表情捕捉、手势追踪技术,实现数字人与用户的自然交互,相应延迟≤150ms。

3)情感计算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识别模型,可实时分析用户语音语调、面部表情,生成相应的情感反馈,情感识别准确率达92%。

2.创新亮点

1)神经渲染技术:引入神经辐射场技术,实现数字人动态光影实时渲染,细节精度达亚毫米级,视觉真实感提升60%。

2)跨场景适配框架:构建统一数字人开发框架,支持教育、医疗、文旅等不同场景的快速定制,开发周期缩短50%。

3)动态身份生成:基于GAN网络的数字人身份动态生成技术,可根据用户需求快速生成不同外貌、性格、职业的数字人形象,原创性达98%。

 

2 灵动数字人热门音色

3.团队文化

“智能创造数字生命,技术服务多元场景”为核心,秉持“创新、协作、务实、共赢”的价值观,聚焦AI数字人技术痛点,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突破传统技术瓶颈;倡导以用户为中心的研发理念,以场景需求为驱动优化技术落地能力,同时强调产学研协同,与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文旅企业建立合作,在实际应用中锤炼技术落地能力;团队内部构建“专业分工、协同创新”的协作机制,成员依托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背景,在3D建模、算法优化、交互设计等关键环节实现精准配合,以“推动数字人技术广泛应用”为共同愿景,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切实服务各行业的生产力。

 

 

 

 

 

 

 

地址: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珠江北环东路1号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京ICP备13030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