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正文
协同育人 拓展法律人才培养新途径
发布时间:2025-05-15浏览次数:


2025514日,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法律系主任朱京安、党总支书记张莉、教师代表刘书祥教授、刘少华老师及学生代表一行走访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陈列馆并与法宣处负责人就法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实践教学合作等议题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宣处处长王福荣首先对朱教授一行表示欢迎他提到,随着法治宣传需求的日益增长,兼具法律专业背景与新媒体技能的人才愈发稀缺。为此,他期望双方能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吸纳优秀的法学生参与法院新媒体运营、法治宣传等工作,并由专人进行悉心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学有所用、用有所成”,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之后,法律系系主任朱京安教授介绍了法律系的基本情况。他强调,自法律系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务实、应用、复合”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向基层法院、检察院输送具备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目前,法律系下设法学与知识产权两大专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居95%以上,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亦保持较高水平。法律系还积极构建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安排学生赴法院、检察院实习、旁听庭审等一系列活动,显著提升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刘书祥教授表达了法律系对于人才培养的前瞻思考。他提到,法律系鼓励学生积极掌握AI技术、法律文书智能系统等先进工具,紧跟行业前沿需求。未来,法律系将积极探索法学与人工智能、新闻传播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为法治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宣处副处长刘锐对法律系的培养模式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精准契合了当前法治实践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通过学科交叉融合,让学生在掌握法律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模式具有示范意义。

 

张莉书记着重介绍了法律系在学风建设方面的成。她提到,法律系通过实施3+1”教学模式,强化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近年来法考通过率已超过30%,部分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更是表现优异,脱颖而出。未来,法律系将继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单位输送更多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双方一致认为,“院校协同”是破解法学教育与实践脱节难题的关键所在。未来,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法律系与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将携手并进,共同探索法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京ICP备13030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