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载明德励学,初心如磐;新征程效实致新,学术领航。继首场学术讲座成功举办后,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校庆2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再掀高潮。3月19日下午3点30分,由校庆学术活动组主办、材料与环境学院承办的第二场学术讲座在理工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本次讲座以“金属3D打印技术及其发展”为主题,特邀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科技大学曲选辉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前沿制造技术的学术盛宴。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材料与环境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飞鹏、材料系副主任王洪涛、环境系副主任梁宝瑞,以及材料与环境学院全体教职工和学院20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材料系副主任王洪涛教授主持。
曲选辉教授以“金属3D打印技术及其发展”为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原理、创新技术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前景。他指出,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的增材制造技术,正在对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和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是未来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曲教授结合自身团队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近球形金属粉末低成本制造技术、粉床式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粘结剂辅助3D打印技术以及梯度材料3D打印技术等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并分析了金属3D打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曲教授还展望了金属3D打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该技术在国防、能源工业、深海工业、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制造以及材料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他提到,随着材料科学、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金属3D打印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制造效率、降低成本,并推动个性化定制和复杂结构制造的实现。
师生认真聆听讲座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积极提问,围绕金属3D打印技术的材料设计、工艺优化、科研和教学如何平衡等问题与曲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曲教授耐心解答了师生们的疑问,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度解析,现场思维碰撞不断,学术氛围浓厚。
曲选辉教授与材料与环境学院师生互动
本次讲座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了解金属3D打印技术前沿发展的宝贵机会,也为学院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动力。二十载砥砺前行,二十载硕果累累。材料与环境学院将以校庆2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专家简介:
曲选辉,博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天津学院材料与环境学院院长。曾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国执行委员会委员、亚洲材料数据委员会(AMDC)主席。现任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兼粉末冶金分会主任委员、《粉末冶金技术》主编、《Powder Metall》和《Rare Metals》等10余杂志编委。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及粉末冶金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发表SCI论文760余篇,出版著作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20余件,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5项;获国际先进材料学会最高荣誉奖章(IAAM Medal)、世界粉末冶金大会(World PM2018)“中国粉末冶金贡献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荣誉。领衔的团队先后入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