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部各类人员工作职责 体育部各类人员工作职责

一、体育部主任工作职责

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当好主管校长的参谋。

2.根据上级部门的指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全校体育工作计划和有关规章制度,经常研究并提出学校体育改革方面的意见并组织实施。

3.制定和实施体育教学和科研计划,修定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法研究,开展学术活动。

4.编写、修改和审定教材及教学法等文件和参考资料,加强录相、多媒体等电化教学的建设与管理。

5.认真抓好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群体活动、校园竞赛、场地设施和器材设备的建设与科学管理。

6.配合校组织人事部门和教务处拟定师资业务培养与进修提高的计划,做好教师的职务资格评审与晋升工作和人员的补充交流等工作。

7.制定各级教师职务工作职责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并组织实施。

8.调配和聘任各类人员工作任务,计算各类人员工作量。

9.认真抓好体育经费计划预算及使用,加强财务和物资管理。

10.加强行政、后勤管理,做好安全卫生工作,保证各项体育工作顺利开展,在可能范围内积极改善本单位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11.做好校领导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二、体育部主任的主要工作任务

1.领导和主持体育部的全面工作。

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执行各项工作的表率。

3.制定、修订和实施学校体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抓好体育教学工作。

4.制定体育部的体育科研计划,组织人员积极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并督促课题的研究。

5. 每周召开体育部全体人员会议,向体育部各教研室主任、教师、行政及教辅人员等下达任务,督促、检查和考评其工作。

6.督促、检查各教研室主任的工作,做好对本单位室主任的管理和师资培养工作。

7. 审核校团委相关部门、群体教研室制定的全校的学生群体计划。督促群体室主任落实全年群体工作计划;检查督促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完成学生的体质测试工作。

8.认真完成每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和青年教师评比工作。

9. 检查督促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和完成情况。

10. 负责器材室学校场地器材的管理工作。

11.认真检查器材室场地工作、群体教研室值班日制度的履行情况。及时维修体育场地器材确保体育各项活动的开展。

12.做好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以及体育器材、设备、办公用品的购置。

13.做好学校与上级部门下达的其它任务。

三、 各教研室主任的工作职责

1.在体育部主任领导下,负责教研室的工作,主要负责具体的工作管理和组织落实。

2.认真履行本室的岗位责任,努力完成部主任交予的各项任务。

3.在部主任领导下实施各年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和负责教学大纲的修订。

4.组织各组每周的备课、业务学习,在部主任领导下定期检查本组教室上课情况。

5.完成与职称相符的各项工作职责,带头执行体育的各项规定,做教书育人的表率。

四、体育教师工作职责及要求

(一)、工作职责

体育部的全体教师在主任的领导下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教师要明确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贯彻执行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严格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教学的规章制度,不得私自停课,随意调课或合课,不得擅自改动教学计划。

3.教师要严格执行教学常规,上课注意仪表,着装整洁,必须穿运动服和运动鞋。

4.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精讲多练,提高动作示范质量和教学效果。

5.教学中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要求学生必须穿运动服和运动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身体练习,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伤害事故。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做到活而不乱。

6.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7.教师要努力钻研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扩展知识面,积极参加集体锻炼,刻苦练习专项技术,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参与体育科学研究活动,勇于竞争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8.教师要端正工作态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积极参与学校体育工作,勇于承担分配的任务,积极参加课外体育辅导﹑运动竞赛﹑裁判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项工作,全心全意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9.教师必须参加体育部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其他各种活动,遵守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因病因事按规定办理相关请假手续。

(二)、教学工作要求

1.教师应努力完成本人岗位职责规定的教学工作,同时还应该积极完成体育部安排的其他各项教学任务。

2.教师课前要做到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法,书写教案,教学中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穿着整洁的运动服、运动鞋上课(理论课除外)。课堂上,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按照教学常规严格要求学生。学生上课必须穿着适于运动的服装、运动鞋。

3.教师应教育学生爱护公物,防止器材丢失或损坏。下课前清点数量,若丢失器材,应向器材室说明情况,由丢失者赔偿。

4.教师应在预备铃响前(提前5分钟)做好各项上课准备工作。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上课时间进行授课,不得擅自提前下课或拖堂。

5.上课时,不准携带手机。课前严禁饮酒,不许戴墨镜和影响运动的、以及易造成人身伤害(他人或自身)的饰物。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安全防护意识,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害事故。

6.教师因故不能上课,应提前一天请假,并提供教学日志,由教研室主任安排代课,不得擅自将课委托给其他教师。如遇特殊情况,课前15分钟通知教研室主任。

7.教师应该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课堂考试、测验及各项学生考勤的登记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登记上交考试成绩等教学文件。

8.体育教研室支持教师外出参加科研和全国性体育竞赛级裁判活动。凡需外出的教师必须经体育部同意并报学院批准。

9.教师应穿运动服和运动鞋,参加每周的业务学习。如果

事,须向教研室主任请假。

10.教师上课时,如发现周边教学班无教师上课,应主动了解情况并安排好学生的活动,向有关领导说明。

11.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教师应服从体育教研室的统一安排。

(三)、教学事故的认定办法

教学差错、教学过失和教学事故的认定:

1﹑ 教学差错——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教学差错:

(1)教师上体育课时(理论课除外),未穿运动服﹑运动鞋,未准备好场地﹑器材,未按规定时间送交学生成绩或有关教学文件。

(2)上课时接打手机﹑查看短信。

(3)教师录入学生成绩出现错误。

(4)无故不参加每周组织的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

2﹑教学过失——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教学过失:

(1)教师上课是无故中途离岗,或从事与授课无关的事宜。

(2)未经体育部主任﹑教学负责人批准擅自委托他人合﹑代课,任意更改学生考试成绩,造成不良影响者。

(3)未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材大纲内容﹑测验﹑考试等),一学期出现两次教学差错。

(4)无故拒绝体育部安排的有关教学工作。

3.教学事故——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教学事故:

(1)非天气或客观原因,自主决定不上课或提前下课。

(2)教师上课迟到,中途离岗或提前下课10分钟以上,或无故缺课。

(3)严重背离教学大纲的要求,擅自减少教学内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学生反映强烈﹑造成极坏影响者。

(4)经确认因教师失职,在教学课上出现严重人身伤害事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5)技术考试给学生人情分,泄漏理论考试考题﹑丢失理论考卷,违反教学规定,影响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四)﹑体育部教学安全管理条例

鉴于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为了防止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出现意外情况,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

1.教师在上课时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判断其是否有能力参加正常的体育锻炼。

2.教师在上课时,要仔细检查器械是否有问题。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要进行保护与帮助,以免发生事故。

3.运动量安排的大小﹑动作的难易程度,要因人而异,遵循渐进性的原则。课上活动时,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体态反应,有异常感觉立即询问妥善安排。

4.课前准备活动要充分,以防止因准备不足而发生运动性损伤。

5.体育教师应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止血﹑和发生意外(如:心梗、中风、骨折等)的紧急处理办法。

五、 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职责

1.在体育部主任领导下,具体负责部行政的管理工作。

2.认真抓好行政办公室的建设与管理,根据学校行政工作有关规定与要求,结合本工作实际,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部行政工作计划及值班日制度。

3.积极做好体育部内外的接待、联系和协调工作。

4.布置、督促、检查和考评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协助部主任做好对各室主任工作的管理、督促和检查各室人员岗位责任执行情况,负责对各室人员、行政人员、会议、集体活动的考勤考核。

5.负责会议记录和纪要的整理,执笔学期、年度工作总结。

6.负责体育教学事务管理、联系工作;做好体育课成绩统计的复核、存档,学生上课情况统计,重修生情况统计工作。

7.负责体育部财务统计、报销工作。

8.做好各类文件的收发、传递、归档工作;负责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

9.负责并管理好体育部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10.协助管理体育网页的整理编辑工作。

11.负责体育部办公用品的计划、保管和发放工作。

12.协助处理、完成学校和部领导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做。

六、教辅人员职责

1.应树立为学校体育工作服务的思想,认真做好体育器材、运动服装及其它物品听保管和出借工作。坚持原则,按章办事,严格把关。协助办公室做好其它后勤管理工作。

2.教辅人员按教师上课的时间提早10分钟上班,下课时间晚5分钟下班(上午7:50-11:40,下午13:05-17:30)。

3.须认真做好运动器材,设备等物品入库登记注册工作。固定资产必须建立卡片。所有器材、物品入库、出库均须办理手续,出库时由领物者凭领条教研室主管领导签字)领出。

4.应认真做好体育馆和器材室的防火、防盗、防霉烂及安全保卫工作,库房内不得他人随便进入,定期检修器材、设备。

5.应提前做好上课器材的准备工作,课后做好器材的回收、检查工作。管理人员上班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保证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的正常进行。

6.上课,训练丢失器材物品,必须登记,并由当事教师签名,按有关规定赔偿后,才能销帐。

7.应严格执行器材,设备等物品的出借制度。外单位或私人借用体育器材等物品,应经主管领导批准同意,并按时收回。如借物丢失和损坏应作相应的赔偿。

8.每学期结束时,应对保管室的器材及物品清点,并将情况汇报教研室。每年由主管领导汇同仓库管理人员一起对仓库物品进行清点、整理。

9.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出借,挪用仓库、保管室的体育器材,一经发现,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

10.学年结束前,管理人员应书面提出器材、设备的消耗损坏情况。协助主管领导提出下一年度器材、设备等物品购买计划。